游子吟的古诗赏析_游子吟古诗欣赏

游子吟的古诗赏析
游子吟这篇古诗大家都学过吧!那么关于游子吟的古诗赏析大家了解吗?以下是小编为您搜集整理提供到的游子吟的古诗赏析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竟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
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 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言象小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这就是著名的《游子吟》。它亲切而自然地歌颂了普通而伟大的人性美——母爱。
诗中所讲的"游子"指离家在外或久居他乡的人。"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名称,意思同"歌"、"曲"相近。"寸草"指的是小草,在诗中象征子女。这里语意双关,既指草心也指游子的心。"三春晖"指春天的阳光,象征母爱。
伟大的母爱,如阳光一样沐浴着儿女们成长。它无时无地不在遮护着孩子的身,温暖着孩子的心。对于孟郊这位长年离家在外,四处奔波的游子来说,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母亲子离别的痛苦时刻。因而他在诗中选取临行前母亲为他缝补衣衫的场景。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通过"线"和"衣",把母亲对儿子难以割舍的爱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无论儿子远行千万里,母亲缝制的衣服总会穿在身上。也就是说,母亲无时无地不在遮护着孩子的身,温暖着孩子的心。
临行密密缝,竟恐迟迟归。这两句写母亲缝衣服时的情景:慈祥的母亲手拿衣服,针针线线,细密缝补。惟恐儿子迟迟难归,所以把衣服缝得结结实实的。但做母亲的内心里,又何尝不期盼儿子早日平安回家呢?诗人就是通过母亲所做与所想的矛盾,非常细致地表现了慈母的一片深爱之情。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心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春天的阳光哺育小草,生动地比喻母亲对儿子的温暖,抒说儿子报答不尽慈母哺育之恩。
这首《游子吟》选取日常生活的普通场景,用朴素自然、明白如话的语言,细致而真切地突出了一个情字——慈母的爱子之情和儿子的感恩之情。千百年来,每当读起它,都会使人心弦为一片爱的纯情所震颤,引起儿女们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改写完毕,希望能满足您的需求!
本文地址:http://www.1zu.net/duanpianguigushi/158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