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模板
手机阅读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课时)

2025-08-04 20:23:40 阅读 :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金色的鱼钩》,理解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及其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感受人物的情感表达。
  3. 提高学生对革命英雄事迹的理解和纪念感。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探索主题,明确主题
  1. 导语:鱼钩的颜色与精神
  2. 引言:文章题目为《金色的鱼钩》,但具体内容是讲老班长“过草地时的艰苦经历”。
  3. 问题:为什么鱼钩如此金色?
  4. 学习第一段,体会负责的品质
  5. 确认目标:描述老班长如何负责三个病号吃鲜鱼野菜的故事。
  6. 分句训练:
    • (1)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
    • (2)他只吃草根和鱼骨头,不吃鱼。
    • (3)他要他们记住两条原则:一条是相互帮助,一条是舍己为人的。
  7. 互动问答:
    • 看谁能想到老班长神态变化的原因。
    • 小梁为什么感到疲惫?
  8. 集体朗读第一段。
  9. 感悟:老班长对三个病号负责,不伤害他们的健康。

第二课时:经历与情感
  1. 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2. 知识图谱:明确学习目标和核心内容。
  3. 学习第二段,体会思想感情
  4. 题目句点:
    • (1)老班长的长满红锈的鱼钩象征了什么?
    • (2)老班长是否是真正的“战士”?
    • (3)为什么老班长要将这条金色的鱼钩写在回信中?
  5. 重点语句:
    • 确认目标:分析“老班长为了我们而牺牲”,体现出舍己为人的品质。
    • 分句训练:
    • (1)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
    • (2)当小梁发现鱼太少,他地神态变化。
    • (3)老班长的神态变化暗示他对三个病号的关心和指导。
    • 互动问答:
    • 破解:“老班长为了我们而牺牲”说明了什么?
    • 小梁为什么会因为“鱼太少”才这么着急?
  6. 集体朗读第二段内容,重点句子分析。
  7.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8. 选择能体现思想感情的句子(如:“老班长为了我们而牺牲”)进行朗读。
  9. 共享感受:感受到老班长的无私与大爱。

第三课时:精神升华,主题贯穿
  1. 总结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
  2. 梳理老班长的“三态”:负责(煮鲜鱼)、关心(指导小梁)、担当(牺牲自己)。
  3. 学习第三段,理解思想意义
  4. 确认目标:分析老班长在草地上的生活,以及金鱼钩的意义。
  5. 题目句点:
    • (1)草地上只留给战士们的希望。
    • (2)金鱼钩不仅是题记,更是战士们精神的象征。
    • (3)老班长用金色的鱼钩作回信给小梁和小明。
  6. 重点语句:
    • 确认目标:分析“草地上只留给战士们的希望”中的希望是什么?
    • 分句训练:
    • (1)草地上只留给战士们的希望。
    • (2)老班长如何写信给小梁和小明。
    • (3)金鱼钩的意义:战士们希望的光芒。
  7. 互动问答:
    • 思考:为什么草地上只有战士们的希望?
    • 小梁对老班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8. 集体朗读第三段内容,重点句子分析。

第四课时:主题回顾,情感升华
  1. 总结第三课时的内容
  2. 回顾老班长的三态:负责(煮鲜鱼)、关心(指导小梁)、担当(牺牲自己)。
  3. 巩固思想感情,写回信
  4. 题目句点:
    • (1)草地上只留给战士们的希望。
    • (2)金鱼钩不仅是题记,更是战士们精神的象征。
    • (3)老班长用金色的鱼钩作回信给小梁和小明。
  5. 重点语句:
    • 确认目标:分析“草地上只留给战士们的希望”中的希望是什么?
    • 分句训练:
    • (1)草地上只留给战士们的希望。
    • (2)老班长如何写信给小梁和小明。
    • (3)金鱼钩的意义:战士们希望的光芒。
  6. 互动问答:
    • 思考:为什么草地上只有战士们的希望?
    • 小梁对老班长有什么特别的感受?
  7. 集体朗读第四段内容,重点句子分析。

第五课时:总结与回顾
  1. 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2. 确认目标:理解老班长的“三态”(负责、关心、担当),以及金鱼钩的意义。
  3. 复习关键知识点
  4. (1)老班长如何用金色的鱼钩作题记?
  5. (2)老班长为什么牺牲自己给战士们?
  6. (3)金鱼钩不仅是题记,更是战士们的精神象征。
  7. 学生写回信,表达怀念之情
  8. 集体讨论:为什么要写回信给小梁和小明?
  9. 感悟:老班长用金色的鱼钩作纪念,体现了我们对英雄的怀念和感激。

课堂活动设计

  1. 分句训练
  2. 在小组中轮流朗读各段重点语句。
  3. 希望学生能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表达。

  4. 互动问答

  5. 提问:

    • 老班长用金色的鱼钩作题记的原因是什么?
    • 小梁为什么感到疲惫?
    • 老班长为了我们而牺牲,体现了什么样的品质?
  6. 分享感受

  7. 集体分享读文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体会。

  8. 写回信练习

  9. 用金色的鱼钩写一封回信给小梁和小明,表达对老班长的怀念之情。

练习建议

  • 分句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 互动问答:活跃课堂氛围,深入分析人物情感。
  • 分享感受: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共鸣感。
  • 写回信练习:让学生将情感表达转化为行动,增强真实感。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感受老班长的精神品质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内涵。

第一课时:引出主题,“金色的鱼钩”

一、引入板书,点明主题

  1. 板书课题:板书“金色的鱼钩”,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内容和主题。
  2. 简介时代背景:简要介绍长征时期红军过草地的艰辛情况。
  3. 欣赏课件: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动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二、初读文,概括主要内容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节奏自由阅读。
  2. 总结要点
  3. 花草地上的艰苦生活。
  4. 老班长为三个小战士做出牺牲。
  5. 小林和老班长的故事。

三、展开精读,层层递进

  1. 小组讨论:哪个情景能读出闪光品质?
  2. 小组汇报
  3. 第一次喝鱼汤的情景(体会人物崇高的精神)。
  4. 第二次喝鱼汤的情景(结合前文的情感和行动)。
  5. 第三次喝鱼汤的情景(体会“浪费”的意义,感悟革命精神)。

四、入情入境,引发情感共鸣

  1. 读好“啊”字
  2. 通过板书示范,指导学生轻读并体味句子的情感变化。
  3. 分角色朗读:配乐帮助学生进入情感能力的提升,带他们进入感人的情景中。

  4. 总结升华

  5. 讨论对文章的理解。
  6. 写一篇感受文章的作文。

第二课时:品赏情感,“舍己为人”

一、回顾主题,理解结尾

  1. 回顾第一课内容:带领学生回忆老班长为三个小战士牺牲的故事。
  2. 第10句理解
  3. “给老班长喝鱼汤是‘浪费’吗?”
  4. 老班长说:“只要有人能吃上,就值得。”

二、精读“啊”字,品出精神内涵

  1. 示范朗读:引导学生关注“啊”字的语调变化。
  2. 分角色朗读:配乐帮助学生分层次理解文本情感。

  3. 引发想象

  4. 如果我是小林,看到老班长喝下鱼汤,想什么呢?
  5. 老班长说:“浪费”。你认为“浪费”有什么意义?

三、深入探究,升华主题

  1. 课后思考
  2. “啊”的情调如何体现人物情感。
  3. 写作练习
  4. 写一篇文章表达对老班长的敬佩和感悟。

通过这些环节,学生不仅能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深入体会到革命战士间的深厚友情和老班长的精神力量。

本文标题: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一课时) - 总结范文
本文地址:http://www.1zu.net/duanpianguigushi/13356.html

相关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