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岑参诗的清丽特色(论岑参诗的清丽特色的句子)

论岑参诗的清丽特色
在文学史上,岑参一直被定位为边塞诗人。他的一生有一段时间在边塞度过,其间写过大量的边塞诗。大漠穷秋的边塞风光让他的诗歌充满了壮丽奇美的风景;戎马倥偬的生活、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功名未就的失落又让他充满了豪气与悲凉。然而,除了悲壮、奇峭的边塞诗之外,岑参的创作中还有另一类风格迥异的诗,这些诗写得清丽自然,并不被人所注意。
在《论岑参诗的清丽特色》一文中,作者详细分析了岑参诗歌中的三种主要特点:第一,他常以闲适诗表现自己的风格。例如,《终南东溪口作》中描绘溪水碧于草、潺潺花底流的景色,以及“沙平堪濯足、石浅不胜舟”的环境描写,展现了清新自然的山水诗风;第二,他常用送别诗中的风景来表达对被送者的关心。例如,《携琴酒寻阎防崇济寺所居僧院》中描绘了在山林深处的宁静景象,以及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情景,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第三,他还通过一些小题大作的语言和技巧,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例如,《戏问花门酒家翁》中巧妙地借助自然现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在分析了岑参诗歌的创作特点后,作者引用了多位学者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边塞诗与闲适诗的区别。其中,傅璇琮主编所著《唐才子传校笺》指出:“岑参放情山水”是他在诗歌中体现的一种清丽风格。这一观点与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清风明月”的意境相呼应。
此外,作者还通过引用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的句子,《cyclist的诗》中的诗句如“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岑参诗歌里不断呈现构思奇巧的意象和联语”进一步论证了清丽风格的特点。作者还提到,岑参诗歌中常常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传达情感,这些景物既不刻意华丽,也不追求刺激。
综上所述,岑参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它们选择清新自然的风景,表达的感情平淡真实,语言平实无华,呈现出清丽的风格。虽然这些诗歌没有边塞诗那样惹人注目,但它们也可以与边塞诗齐驾并驱。此外,送别诗中的风景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清丽风格的作用。作者通过具体的例子展示了这些特点,并引用了多位学者的观点,进一步验证了这一论点。
参考文献 [1] 廖立笺注.岑嘉州诗笺注[M].中华书局,2004.9. [2] 囫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中华书局,2002.2. [3] 袣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 [4]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著[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
本文地址:http://www.1zu.net/duanpianguigushi/154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