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说课稿_阿长与山海经说教材
2025-08-16 02:17:28 阅读 : 次

语文备课思路: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思考
一、导入新课
- 导入问题
-
让学生带着 questions 进入文本:你是否读过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了作者对阿长和长妈妈的关系。你是否能感觉到文章的基调?
-
引入人物与情节
- 通过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引出阿长和长妈妈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预习大比拼
- 生字词难句
-
前四题设计为“速读”环节,让学生快速阅读并做批注,培养预习习惯。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各部分的问题。
-
重点问题探讨
- (1)长妈妈是怎样的人?她有没有优点和缺点?
-
(2)阿长为什么喜欢《山海经》,它对塑造阿长的形象有什么意义?
-
小组朗读与探究
- 学生分组朗读相关段落,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并结合前面的问题展开。
三、初识阿长
- 人物形象识别
- (1)学生用笔勾画文中的主要语句,独立完成并分享。
-
(2)七嘴八舌起来发言,交流发现,教师引导追问“我”的心理活动。
-
感情变化分析
-
学生朗读第17节和25节,“敬意”的不同揭示了阿长在童年的两个阶段的情感变化。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作者认为她有“伟大的神力”?
-
写作风格解读
-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对环境、人物、情节的描写,突出人物形象的独特之处。
四、怀念阿长
- 结尾反思
-
阅读后,教师带领学生完成后两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下“阿长”的故事或个人经历。
-
独立表达与反思
- 学生齐读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文章的感受,激发情感共鸣。
五、课外拓展
- 真实生活中的阿长
-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童年生活中的“阿长”,以真实为墨,感受内心的感动。
-
标题解读
- 通过阅读《大堰河——我的保姆》,思考文章标题的深层含义,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六、教学反思
- 重点环节总结
-
突出“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这些写作技巧,并结合“阿长”的形象,深化主题。
-
多形式评价与反馈
-
通过小组合作、个人反思等方式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提升创作能力。
-
课堂总结
- 讲板书中的“心形”设计,总结文章的核心思想——爱的发现与塑造。
板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 认识和评价阿长的形象,理解文章中人物、情节和情感的变化。
- 学会用语言表达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 提升写作能力,完成课外拓展任务。
教学重点:
- 阿长形象的刻画
- 作者在文章中的写作风格与叙事手法
板书设计亮点:
- 心形主题图
- 聚合核心内容,生动展现阿长的形象和情感。
- 写作技巧总结
- 强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提升语文素养。
- 课外拓展提示
- 点出标题中的中心思想,激发学生思考。
通过以上思路,既能让学生全面理解《阿长与《山海经》》,也能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
本文地址:http://www.1zu.net/duanpianguigushi/14463.html
上一篇:童年的记忆(童年的记忆最经典短句)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