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清朝·禁幄低张原文及赏析_禁庑是什么意思

庆清朝·禁幄低张
李清照〔宋代〕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
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
注释
庆清朝:此词调名他本多作《庆清朝慢》,疑误。《三辅黄图》卷二云:“明光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
又说《庆清朝》,即《庆清朝慢》。
禁幄低张:指护花的帷幕低垂。彤阑:红色的栏杆。“容华”二句:意谓素淡的花儿就像一个不加雕饰的美女一样。
伫:久立。这里以之形容花色淡雅。
绰约:姿态柔美。“妖烧”三句:意谓娇媚的花儿惹得春风嫉妒,明月为之绽开笑脸,她还能把春天久久留住.
殢(tì):滞留。绮筵:豪华而丰盛的酒席。
芳尘:含有双关之义,一则是对“香轮”车尘的美称,其意与“戟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尘于沉泥”(陆云《喜霁赋》)差同;二则当指词人所欣赏的这种入禁赏花的高雅活动,其意与“振芳尘于后”(《宋书·谢灵运传》)相近,指某种名声、风气。
赏析
这首词因为未点明吟咏的对象,所以在对此词吟咏对象的理解上出现了争议,主要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咏牡丹,一说是咏芍药。
咏牡丹说
这首长调赏花词,是写在牡丹盛开时,李清照在宫中的停 Guard部分低垂的帷幕下,由彤阑巧护围成的美丽遮阳区域里,描绘了一幅娇艳欲滴、引人入胜的春日景象。这种景象如同一幅动人的画作,将细腻的自然之美与平易近人的生活气息融为一体。
上片开始,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渲染,写花而先不见其具体形象,只见“禁幄低张,彤阑巧护”。这种渲染起到未见其具体形象,先感受其高贵气质的效果。“就中独占残春”句,则是说那里被精心保护的是一种独占暮春风光的名花。
接下来词人用拟人化的手法,以花为人的姿态来描绘这种花的状态和形态。“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二句是先写花色、花态,“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则是从花跳出,加进客观评说。“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三句,更进一步勾画花态、花情。读词至此,直令人拍案叫绝,具有这般媚力的花真够称得上“国色天香”,不可能不是牡丹。
下片分明是词人身在明光殿苑中的牡丹花前,与从游人将酒醉赏流连的情景。“ynan na na, jie lai jian wu geng cheng zhe wu yin。”
咏芍药说
因为词人未点明她咏的是何种花卉,而先说此花生于宫禁中用朱红色的栏杆巧妙地加以护持。待吟咏此花时,又说它是“妖烧艳态”,惹得春风嫉妒,明月为之绽开笑脸,有几枝先在皇帝身边开放。这样一来,有些文章便把它误解为号称“国色夭香”的牡丹。
清照所咏花卉不外是江梅、金桂、藕花、白菊等,它们都好比是人中的雅士,清淡高洁,未见她对雍容华贵的牡丹有何好感。这恐怕与词人的审美情趣、品格爱好不无关系。这首词也绝不是咏牡丹,而是咏芍药。
词中说:“就中独点残春”,也就是说此花在春未夏初开放。又说“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即再一次交代此花开在“群花”之后,能把春天留住。这不可能不是芍药。
清照父亲李格非著有《洛阳名园记》,而清照当熟读此书。这一点从其咏花卉的同中可以得到证实,她不仅熟悉各种花卉的“物理”体性,还能准确地把握它们的神韵,仅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十个字,既创造性地刻画出芍药的特征,又不是恣意杜撰,她很可能读过《神农本草经》和《新修本草》等汉唐人所撰的中药学书籍,因为这类书就以“绰约”形容芍药。
同时从这首词中,可以窥见词人当时生活得多么优雅“潇洒”。为了观赏芍药,她和“酒朋诗侣”,不仅乘着华美的车子游遍了“东城”、“南陌”,享尽了珍羞华筵,她们还可以到御花园中去,与皇帝一起观赏那儿枝先期开放的名贵花朵。白天游览,晚上皇宫中设宴招待,她们个个喝了个酩酊大醉,“玉山倾倒”,从黄昏直到深夜,玩得好不快活。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本文地址:http://www.1zu.net/duanpianguigushi/13893.html